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宝坻博物馆里的“记忆”与“技艺”

中企天津报道 www.zqtjnews.com.cn 时间:2022-06-20 23:44:54点击:

葫芦庐”葫芦的制作工艺,最早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创始人是赵锡荣。1896年赵锡荣将葫芦制作工艺从徐水带到了天津,并将这门技艺不断创新及改良,一代一代传承至今。“葫芦庐”第四代传人赵伟告诉记者,“葫芦庐”制作工艺中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范制葫芦上进行再创作,“范制葫芦就是用特定模具将小葫芦置于其中,随着葫芦长填充花纹,最终可以得到一个按照特定模样生长出的葫芦。”虽然范制葫芦已算是成品,但再通过押花、雕刻等工艺使其更加完美。如今,赵伟在制作葫芦的工艺上开创出五大系列几百种葫芦艺术品,在成品上运用烙画、彩绘、雕刻、鎏金等工艺,打破了葫芦制作单一的现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中,如何解决“酒好也怕巷子深”的问题是每一位传承人都需要面对的。赵伟告诉记者,“时代在变化,经营模式也要改进,传承人不仅要传承传统,更要有现代意识,树立品牌观念。”在被评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葫芦庐”从产品开发上下功夫,积极投身“互联网+”,运用电商平台扩大影响力,并多次在社区、监狱、部队、学校等地开展葫芦技艺培训,收徒36人,招收学员200余人,形成了一支技艺超群的制作队伍。

在老手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让赵伟给范制葫芦和“葫芦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为了让更多人体验“葫芦庐”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魅力,他还设立了本市首家非遗手作传习所,建起了“葫芦庐”艺术馆。最近,宝坻区又建立起了1360亩的“葫芦庐”小镇,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葫芦主题公园、葫芦博物馆、葫芦种植基地以及范制葫芦基地,把“葫芦庐”小镇变成非遗民俗体验基地,让游客在生态旅游中能够更直观地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其中,“葫芦庐”中国葫芦博物馆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上收藏葫芦最多的博物馆(22000个)。

在宝坻京东大鼓艺术馆的小剧场,经常能够看到有村民自发组织的京东大鼓专场演出。舞台上,唱腔字正腔圆的表演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排练、走台甚至编曲创作都是由他们自己完成。京东大鼓艺术馆是宝坻区为了更加丰富和延伸京东大鼓的内涵,发扬京东大鼓的人文精神,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而建。艺术馆除了建有京东大鼓艺术推介展览场所外,还建成了京东大鼓小剧场,专门用于京东大鼓培训学习、展示、交流。宝坻京东大鼓研究会副会长李寿祥告诉记者,艺术馆主要有两大职能,“一个是静态,一个是动态。所谓动态就是培训、演出,静态就是展览,这个展览展示了京东大鼓从起源到发展,也就体现了我们现在如何再传承、再挖掘、再整理、再创新。”

                                 来源:天津市宝坻区委宣传部


深度

Depth更多

圈点

Punctuate更多

思维Reversed更多

版权所有 © 2006-2023 中企天津报道 | | 举报电话:16710267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