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万亿国债下发带来财政制度转型

中企天津报道 www.zqtjnews.com.cn 时间:2024-02-01 17:41:47点击:

国债2.jpg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商有关部门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清单,共涉及增发国债项目9600多个,拟安排国债资金超5600亿元。具体来看,第二批项目清单包括以海河、 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滞能力提升工程、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等领城项目。

对于今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的2023年1万亿元国债,财政部副长朱忠明此前曾介绍,在资金安排使用方面,明确其为今明两年安排使用,即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而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的最新数据来看,截至目前,前两批项目涉及安排增发国债金额超8000亿元,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大部分落实到具体项目。

接受采访的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对媒体表示,监管部门加快推进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及资金拨付使用,有利于推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明年将是实物工作量形成的主要年份,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提升。1万亿元增发国债落地后,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也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万亿元增加到4.16万亿元,财政赤字率也将由3%提3.8%左右。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显效,明年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将继续改善。但考虑到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因此,从财政政策来说,2024年也需要持续加力提效。建议2024年财政赤字率目标设定可适当提高。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

其实,项目的具体清单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有这笔线,而且这笔钱是从中央到了地方手里。这次年末的万亿国债,除了财政刺激的本来之义,背后其实是这几年地方财政拮据和地方债越堆越高、无法继续借债发展模式的现实。万亿国债的下发,意味着我国的财政制度可能正面临新一轮转型变化。

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是中央财政制度,财政统收统支,收支两本账。钱在地方政府兜里转一圈,交上去, 再等者中央发下来,再按照中央的计划文件把这笔钱花出去。对刚刚建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在短时间里集中力量办大事,快速把一些想扶持的产业做起来。

坏处确实是效率太低了,地方政府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动力,成了一个听指挥的资金发放器。所以改革开放之后,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马上就显露出了“落后之处”。当时全国各行业流行大包干,财政制度也搞过几年财政包干。所谓财政包干就是按照约定把要交给中央的财政收入交上去之后, 剩下归地方自己支配。

这么做的好处是地方的积极性被极大激发,为追求更多财力,各地政府争前恐后发展民营经济,一时间民营经济遍地开花蓬勃热闹。可坏处是中央太穷,想搞点公共服务还要到各地去化缘。而且各地在追逐经济利益的时候,也出现了诸多不择手段的民生事件。

于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再次进行财政改革, 实行分税制。全国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几种。钱到了中央手里,再通过转移支付分发一部分到落后地区,从而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很长一段时间,分税制下,地方经济发展迅速,中央财政也兜里有钱,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从90年代后期日新月异,都显示出这种财政安排的活力。

但分税制的隐忧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大量需要钱的公共服务由地方政府负责,但税收大头却被中央抽走。于是在发展过程中,各地逐渐找到了土地财政这个路子,大拆大建和房地产成为过去几年各地发展的主旋律。

现在,这个路子走不下去了,如果地方政府找不到新的财力来源,就必然要有新的财政制度安排。这次的万亿国债可能是一种新尝试,由中央举债,而不是地方举债。然后专款专用,中央安排资金走向,而不是发下去地方自由支配。

一方面过去几年地方债堆积,地方举债成本远高于中央,任由地方借钱,不管是化债还是发展,风险都比以前大太多。另一方面看我国中央政府的杠杆还比较低,有举债空间,而且中央在财政上拿走大头,如今承担更多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正常操作。(新华社)


深度

Depth更多

圈点

Punctuate更多

思维Reversed更多

版权所有 © 2006-2023 中企天津报道 | | 举报电话:16710267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