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壳”会不会成为中国股市的历史名词

中企天津报道 www.zqtjnews.com.cn 时间:2022-06-20 22:39:49点击:

此前从未买过A股的财经评论家吴晓波近期在吴晓波频道发表评论,最近的十多年里,庄家、题材、壳资源仍然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三个股市名词,当什么时候“壳”不再被讨论,我们就可以去开一个股票账户了,在最近一段时间,这个“赌场”好像正在发生一些变化。3月27日,天津证监局官网发布了一条消息,周鸿伟的360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这意味着这家从美股市场回归的互联网公司将不再四处找壳。在过去的半年多里,围绕着 360回归,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炒作的闹剧,甚至有人列出过所谓的“360壳资源概念股”名单,在27日,名单上的公司纷纷股价下挫,传闻最盛的中葡股份更是直接跌停。自新的证监会主席上任之后,中国股市的逻辑正在发生悄然而决定性的变化,其中,IPO审批的提速最引人注目。在2016年,全年280家企业IPO,位列A股历史第三。进入2017年,截止到三月底,已有118家企业审核过会,仅三月份就核准了50家。在这一批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利润在2000万元到3000万元的中型成长性公司。有人算了一下,按照目前速度,正在证监会排队的600多家公司,到明年年底前可以全数过堂完成。1P0的提速,意味着直接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虽然证监会没有明确提出注册制改革,但是其效应则几乎近似。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困扰中国股市二十余年的壳资源游戏可能即将终结。中国深沪两市,自1990年底开张之后,一直是一种妖魔化的存在。早年,它承担“为国有企业脱贫解困服务”的战略目标,导致一大批根本没有上市资格的国有企业纷纷入市,进而很快成为民间庄家们狙击炒作的标的物。在各国资本市场上,借壳重组都是一种常规性的操作模式,但是只有在中国,由于“三缺现象”—牌照紧缺、监管缺失以及退市制度的缺位,它充满了潜规则,成为炒作获利的最重要手段。证监当局一再表达实行严格退市制度的决心。早在2014年10月,证监会就发布了上市公司退市意见,可是因利益纠结,迟迟未见坚决执行。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证监会官员明确表示将积极推进这一工作,要求交易所“真正负起责任,应依法依规,对该退市的就要实行退市。”此外,深港通和沪港通制度的推进,也正在成为一股结构性势力。在如今的香港市场上,中资股已占到上市公司数量的一半,从市值角度来说,更是占了三分之二。随着大陆投资人及机构的涌入,港股的波动将为沪深A股上市企业估值的合理回归,提供一种对标的可能性。

“壳”以及相应的壳资源价值是中国股市最特殊的现象之一。A股之所以没有像港股和其它市场出现那种市值极低的“仙股”,就跟壳的价值有关,基本面再差的上市公司也有壳价值来作为保底,甚至可能出现基本面越差,就越有可能被“借壳上市”,从而越被热妙的不正常现象。“壳”不仅会带来上市公司质量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同时也会挫伤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同时,“壳”还会助长一些假借壳新闻的恶意炒作,因此,“壳”以及由此带来的借壳炒作现象一直被视作A股制度上的一种弊病,但是多年以来一直没能得到改变,。毕竟,作为中国股市顽疾,壳资源的消失并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出现,不过,在刘士余主席治下的这任证监会的监管新气象却让人看到了这种可能性。首先是IPO的提速,实质上的注册制大大降低了IPO堰塞湖的压力,也让壳资源的价值大幅缩水,一些优质企业不再需要借壳买壳,可以通过正常渠道申请上市;同时,新三板以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成熟,为企业的规范化和选拔机制,提供了较大的培育和选择空间,最后,监管层也在不断重申真正实行退市制度的决心,这些措施都能够有助于壳走下历史舞台。如果“壳”真的能够称为一个历史名词,那么主持者相信,像吴晓波这样愿意投身A股市场的新投资者还会越来越多。

深度

Depth更多

圈点

Punctuate更多

思维Reversed更多

版权所有 © 2006-2023 中企天津报道 | | 举报电话:16710267953